来源:互联网
1、排灌泵站的进水、出水、泵房等建筑物的总称。
2、泵站建筑物应根据不同类型泵站的特点、灌排渠系布置、水文、气象、地形、地质及水源与能源等条件,在满足灌排要求的情况下,进行合理布置,达到安全、高效、经济的目的。
3、 组成 ①进水建筑物:包括引水渠道、前池、进水池等。
【资料图】
4、其主要作用是衔接水源地与泵房,改善流态,减少水力损失,为主泵创造良好的引水条件。
5、②出水建筑物:有出水池和压力水箱两种主要形式。
6、出水池是连接压力管道和灌排干渠的衔接建筑物,起消能稳流作用。
7、压力水箱是连接压力管道和压力涵管的衔接建筑物,起汇流排水的作用。
8、这种结构形式适用于排水泵站。
9、③泵房:安装主机组和辅助设备的建筑物,是泵站的主体工程,其主要作用是为主机组和运行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。
10、排灌泵站泵房结构形式较多,常用的有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。
11、固定式泵房按基础形式的特点又可分为分基型、干室型、湿室型和块基型四种。
12、泵房基础与水泵机组基础分开建筑时称分基型泵房。
13、泵房及其底部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成封闭的整体,在泵房下部形成一个无水的地下室,称干室型泵房。
14、若泵房下部有一个与前池相通并充满水的地下室,则称湿室型泵房。
15、当用钢筋混凝土把水泵的进水流道与泵房的底板浇成一块整体,并作为泵房的基础时,称块基型泵房。
16、移动式泵房可分为泵船和泵车两种。
17、泵房结构形式的确定,主要根据主机组结构性能、水源水位变幅、地基条件及枢纽布置,通过技术经济比较,择优选定。
18、 布置 排灌泵站的建筑布置因泵站的用途而有不同。
19、①灌溉泵站:站址通常选择在灌区较高处,使其控制面积最大,渠系及其建筑物布置方便,工程量小,投资省。
20、当水源处岸坡平缓,水源和灌区相距较远且高程相差较大时,进水建筑物通常采用有引水渠道的布置形式;当水源处岸坡较陡,站址与灌区的距离及控制高程接近时,其进水建筑物常采用无引水渠道的方式布置。
21、泵房应按防洪要求设计。
22、②排水泵站:站址一般选在地势较低的内湖或洼地出口处,使泵站能够排出较大区域的涝水。
23、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自排,做到自排与提排相结合,这类泵站常采用闸、(泵)站结合的方式布置。
24、③排灌结合泵站:有闸、(泵)站分建式和闸、(泵)站合建式两种布置形式。
25、分建式布置是指闸、(泵)站分开建筑,利用排水闸、灌溉闸、泄水闸等的联合运用,实现排灌结合。
26、合建式布置是将闸、(泵)站建筑在同一基础上,在泵房主泵流道的进出口外侧设置闸门,兼作自排泄水和灌溉引水的涵闸,利用闸门改变流向,进行灌排作业。
27、这种方式比分建式工程紧凑,设闸(门)少,投资省,运用方便。
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你有所帮助。
标签: